◎文/ 米言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和国家事业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办公厅(室)全面提升“三服务”工作水平提出了新课题。在不断推进“三服务”事业深入发展的进程中,重视并加强秘书工作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秘书工作理论研究是深入把握“三服务”规律、提高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服务”事业发展,十分关注办公厅(室)工作,注重加强理论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习仲勋同志曾为《秘书工作》亲笔题词“研究秘书学,做好秘书工作”,指导并引领全国秘书学和秘书工作理论研究开创了良好局面,有效增进了办公厅(室)业务交流和工作指导,推动了“三服务”工作水平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办公厅(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8年10月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委办公厅(室)全面提高“三服务”工作水平,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这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三服务”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我们开展秘书工作理论研究的主旨和基调。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和广大秘书工作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瞄准“三服务”事业发展前沿,深入思考如何履行在“两个维护”中的重要政治责任,如何持续践行“五个坚持”,如何把握办公厅(室)抓落实的规律,如何履行参谋助手职能,如何当好“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等等。
这些重要的命题,事关新时代“三服务”工作水平,事关如何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亟待我们紧跟党中央精神和时代步伐,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搭建理论研讨平台,围绕“三服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追踪办公厅(室)各业务领域的新动向新趋势,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提炼好经验好做法,从办公厅(室)和秘书工作的本质内涵、特点规律、方式方法、工作艺术等方面开展理论探讨、业务研析,用理论创新成果来推动业务工作创新,不断开创“三服务”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加强秘书工作理论研究是适应秘书工作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秘书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秘书工作实践发展日新月异。长期以来,广大秘书工作者在办文办会、信息调研、督查督办、参谋辅政、机关事务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不少规律性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办公厅(室)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秘书工作的职责、内容、重点、方法等都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转变,既有的经验需要及时总结沉淀,新的探索需要加强分析研判,只有把经验上升到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实际工作,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秘书工作实践的需要。
在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办公厅(室)各项业务工作的价值取向将更加鲜明,工作运转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参谋助手作用将发挥得更加充分,决策部署的督查落实、会议活动的统筹协调、综合文稿的起草审核等各项服务保障将更加有力有效。
三、加强秘书工作理论研究是建设高素质秘书工作者队伍的紧迫任务
秘书工作者从事辅助决策、沟通信息、综合协调、文书办理、事务管理等业务工作,岗位重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既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业务本领,这离不开较强的理性思维、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可以说,秘书工作者队伍的思想理论素质,直接影响着办公厅(室)的工作成效。
加强秘书工作理论研究,是提高秘书工作人员理论素养、加强队伍建设的迫切任务。它既是秘书工作者在实践中知识再巩固、能力再提高、经验再升华的过程,也是锻炼和把握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研究、回答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最好途径。对于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而言,加强秘书工作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加强秘书工作理论研究是促进秘书学科建设的客观需要
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而实践又是发展变化的,不断对理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秘书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是如此。加强秘书工作理论研究,无疑将有助于增进秘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推动秘书学科建设的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对于秘书工作理论研究而言,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三服务”工作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思想源泉,让我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时代,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秘书工作理论研究,共同搭建办公厅(室)实践工作和学术研究的桥梁,以持续的研究成果服务和指导“三服务”实践创新发展,为全面提升“三服务”工作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书写属于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