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年11期
魅力双城记(上)
——“秦岭绿都”宁陕&“智慧之乡”光山


    
  

◎文/米轩

一座是秦岭南麓的璀璨明珠,一座是淮河水畔的“智慧之乡”。同样的山水相依,却有着不一样的流光溢彩。本期特别报道《魅力双城记》,邀您走进陕西宁陕和河南光山,领略两县的独特魅力。

古韵

宁陕

宁陕,仿佛一颗被寄寓着美好祝愿的绿色宝石,镶嵌在巍巍秦岭的中段南麓。清代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宁陕设立“宁陕厅”,取“安宁陕西”之意。虽然建县时间不长,却自古以来就是关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宁陕的崇山峻岭中,至今仍可追寻得到那些历经千年的遗迹——子午古道。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为了穿越秦岭,秦代的先民就曾向秦岭进发,开辟了贯穿宁陕、石泉,连接长安的子午道。子午道为汉朝的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石门颂》载:“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就是在说,当年汉高祖刘邦受项羽之封,在汉中起家,经过子午道进入秦地,奠定了称帝的基础。“子午”本意即南北,这条南北向的古道曾串联起秦、汉、唐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它历千年而不朽。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玉环与荔枝的故事为子午道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如今,驻足在古道上,耳畔仿佛能依稀听到当年飞驰而过的阵阵马蹄声。

光山

光山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4000年。周时曾为弦国,即弦子封国。南朝梁武帝天监初,始设光州,以光城为光州治所。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更光城为光山,县名沿用至今。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载:“俯映长淮,每有光耀,因名光山。”苏轼曾有一首《游净居寺诗并叙》,其中一句“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光山因此定格在苏轼的作品中。

说起光山的名人,最著名的当属司马光。宋真宗天禧三年,光山县令司马池的夫人在县署的官舍里生下一名男婴,县令满怀欣喜,依据当地民俗,在“洗三”时取官舍的水为孩子洗浴,并为孩子取名光山的“光”。多年后,司马光成为一代名相,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时隔千年,司马府的小院里依然可见当时“洗三”的“司马井”。在这儿,不仅可以听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更能了解到司马光任人唯贤和崇尚节俭的智慧之道。2019年,是司马光诞辰1000年,欢迎大家来“智慧之乡”光山做客。

信仰

光山

光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光山是鄂豫皖革命的发祥地,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抗日战争中,这里是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部分,是新四军五师的大后方。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原局和中原解放区领导机关所在地。光山的山水间记录下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步履坚定的足迹,成为光山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带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经过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到达光山境内。然而,艰险和困难却让有的人思想上产生了右倾情绪,甚至对坚持大别山斗争能否胜利产生了怀疑,少数部队一时纪律松弛,战斗力受到了影响。对此,刘伯承、邓小平决定召开会议,开展阵中治军、战场整军。会议在砖桥镇的文氏祠里召开,从9月27日至29日,连续进行了三天三夜,这就是著名的“王大湾会议”。这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会议,对于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实现党中央战略进攻伟大决策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宁陕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来到宁陕,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广大贫苦农民积极参加革命活动,300余名热血青年参加红军,近千人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批有志青年投入抗日洪流。解放战争时期,宁陕又是豫鄂陕根据地的一部分。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公然违反和平协定,派重兵对我中原军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当晚,中原军区主力部队胜利完成突围任务,转战陕南。国民党当局知道计划落空,不得不虚情假意地希望我方派出代表,到西安去和谈。为粉碎敌人的阴谋,中原军区派出了谈判小组成员前往西安,分别是干部旅旅长张文津、干部旅政治部主任吴祖贻和毛泽东的侄子毛楚雄。当他们途经江口镇时,被胡宗南部无理扣留。尽管周恩来、叶剑英等想尽一切办法,包括向国民党方面提出强烈抗议,但背信弃义的胡宗南矢口否认,同时发出“就地秘密处决”的命令。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被秘密审讯后活埋于洵河沙滩,慷慨就义。直到1984年,三位烈士的遗骨才终于被找到。1986年,宁陕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烈士遗骨重新安葬,建立烈士陵园,立碑纪念。2014年,全县分散安葬的烈士集中安葬在这座烈士陵园内。伫立碑前,仰望碑顶的红五星,它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格外耀眼。秦岭的风从这里吹过,把烈士们的故事永远传颂。

自然

宁陕

一进入宁陕,就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而秀美的画卷。宁陕的美在山,巍峨雄伟,仿佛秦岭充满力量的臂膀;宁陕的美在水,清澈欢快,好像仙女舞动的飘带;宁陕的美在云,“云横秦岭”,人在山间漫步,宛如置身仙境。

宁陕是著名的生态林业县,境内有林地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0.2%。茂密的植被、适宜的天气条件带来了丰富的负氧离子,让宁陕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宁陕这片辽阔的森林还有着“生物基因库”的美誉,栖息着大熊猫、朱鹮、林麝、金丝猴、羚牛、金钱豹等珍稀动物,车行林间,说不定还可以和它们来一场充满惊喜的邂逅。

近年来,宁陕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自然资源,打造多项旅游亮点:峡谷漂流,让人放松心情如在画中游;森林小住,让人回归自然尽享山水田园风光;山地越野,让人超越自我分享胜利喜悦;四季滑雪,让人忘却炎热感受冬的世界……

宁陕热情,敞开胸怀等待人们到来。宁陕也十分好客,不用酒,捧着绿色就能将你醉倒,让你不愿醒来。

光山

水之灵气,山之明秀,带给光山独有的江南风情。光山人介绍家乡时,会骄傲地捧出一张张“名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茶叶之乡等。这里地绿天蓝、鸟语花香、物产丰富,随处可见的是连绵起伏的浅山丘陵,成片的稻田、菜畦、树丛、茶园、池塘,小小村落,粉墙黛瓦,炊烟袅袅。四季更替,光山会染上绿、红、黄等绚丽色彩,而这里的天空,常年都是那抹湛清的令人永远难忘的“光山蓝”。

光山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了一座座美丽乡村,住在光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住了乡愁。围绕山水打造的“一河两库三园”——潢河,泼河水库、五岳水库,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仙居国家农业公园,让光山更具独特魅力。

官渡河清波荡漾,宛如一条环绕县城的美丽飘带,呈现出一个以宜居、生态、休闲、活力为特色,具有豫南韵味、承载县城新功能的滨水片区。置身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呼吸鲜美空气,体验河南面积最大的千亩枫香林带来的视觉震撼。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里,鸟类嬉戏觅食,滩地绿草如茵,演绎着“芦间白鹭闲戏水,忘却尘世心自在”的如画风景。九架岭上,白鹭翩飞,林中时而觅见野兔、果子狸、野山羊的踪迹……光山的处处美景,让久居喧嚣的人们不由忘了归心。

(未完待续)